Wednesday, 8 October 2014

激進伊斯蘭國,最令人恐懼的還不是他們的「暴力」

商業周刊 2014-08-21  |  Sanjeev Sanyal  |  Project Syndicate 2014-08-08

隨著美國總統歐巴馬終於下令發動空襲並為伊拉克北部難民空投食品和救災物資,世界終於對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採取了行動。在幾個月內,這一不久前仍自稱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Syria)的聖戰組織已經控制了兩國的大部,並在此建立了其所謂的新哈里發帝國。但恐懼伊斯蘭國的真正原因並非其對暴力行為,而是該組織成員用冷血的方式掃蕩該地區的社會、文化和人口歷史。

在短短幾週內,伊斯蘭國已經在其控制的地區,將所有什葉派穆斯林和基督徒清掃殆盡。世界最古老的基督教社區之一摩蘇爾已經沒有基督徒。寶貴的亞述藝術品在反偶像崇拜運動中被公開毀掉。

事實上,伊斯蘭國甚至看不起,與其同宗但不同意其對伊斯蘭教義極端解釋的遜尼派。大量神廟遭遇摧毀,其中一處據稱是約拿之墓。

同樣令人恐怖的是,最嚴重的迫害對準了耶西迪人(Yezidi,與庫爾德人一起生活的古老宗教群體)。耶西迪人數量不到50萬,三分之二生活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周邊。其餘三分之一散落在敘利亞、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等周邊國家。更晚近一些,德國和美國也有耶西迪人社區。

儘管幾百年來受到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影響,但耶西迪宗教有著悠久的異教徒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末期。有趣的是,他們的信仰與印度教有頗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相信投胎,稱其祈禱面對日出和日落時的太陽,甚至還有種姓制度。他們還崇拜Tawûsê-Melek(孔雀天使,孔雀產於印度次大陸,耶西迪人地區並沒有分佈)。

耶西迪人的起源尚不清楚,但文化和基因證據表明他們可能是公元前2000年到1000年間西遷的印度部落的後裔。有大量證據表明青銅時代的印度語中東關係密切。比如,古伊朗的拜火教(耶西迪人的信仰與此有關)​​於早期印度教關係緊密。

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和穆斯林都把耶西迪人稱為「魔鬼崇拜者」,向他們施加了無情的迫害,特別是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系列種族滅絕殺戮了數十萬耶西迪人,幾乎讓他們絕種。

在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治下,耶西迪人不再受到公然宗教迫害,儘管其文化依然面臨阿拉伯化威脅。後來,情況急轉直下。20074月,持槍者將23名耶西迪人趕下公車,然後將他們射殺。四個月後,一系列連環汽車炸彈襲擊至少令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300人喪生。

如今,耶西迪人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巨大威脅。伊斯蘭國讓摩蘇爾的基督徒選擇,可以支付吉茲亞(jizya,根據什葉派法律向非穆斯林徵收的特別稅)或離開。耶西迪人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被視為「魔鬼崇拜者」,慘遭屠戮。

如今,耶西迪人的核心分佈區──摩蘇爾周邊──已經差不多被伊斯蘭國控制。8月初,隨著庫德族人武裝被迫撤離,世界上唯一一個耶西迪人佔多數的小鎮辛賈爾(​​Sinjar)淪陷。隨後,大規模種族滅絕的報導開始出現。許多難民逃往山中,互相隔絕,動彈不得。據說已有數百人死於乾渴和飢餓。最神聖的耶西迪聖地拉里什(Lalish)有被夷平的危險。

悲哀的是,很少有媒體對耶西迪人所面臨的困境表示憤慨。也許美國的空投以及所承諾的戰略干預,加上可能的與庫德族人武裝(由美國重新整頓)的聯合行動,能夠拯救倖​​存者​​,但要讓他們盡快回歸家園幾乎不可能。

幾百年前,最後一批拜火教徒為了躲避迫害而從伊朗逃往印度。他們的後代——為數甚少的帕西人(Parsi)仍生活在印度。如今,誰能給予伊拉克最後的異教徒容身之所?

桑吉夫·森雅爾(Sanjeev Sanyal)是經濟學家,著有《印度復興》和《七河之地》。他是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之一。

Sanjeev Sanyal
Sanjeev Sanyal is Deutsche Bank’s Global Strategist and a World Economic Forum Young Global Leader.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Indian Renaissance: India's Rise After a Thousand Years of Decline (Penguin, 2008) and 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s Geography (Penguin, 20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