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14-11-08 | 奇普‧布朗 Chip Brown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
2014年4月18日清晨,一大塊冰塊從聖母峰西側山肩崩落,釀成當地有史以來死傷最慘重的山難,也讓聖母峰陷入最黑暗的一天。
這場雪崩奪走了16名雪巴族高山工人的性命,對許多家庭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長期以來的勞工問題更因此浮上枱面。雪巴人冒著生命危險協助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攀登聖母峰,也為尼泊爾帶來大筆進帳,但政府卻沒有給他們相應的保障。悲傷的雪巴人憤而罷工,並且向政府提出13項要求,為高山工人及他們的家人爭取更多權益。
許多人注意到,年輕一代的雪巴嚮導和工人擁有一股以前沒有的自信。然而他們卻被某些人貼上了「好戰分子」的標籤。一位登山公司創辦人指出,這些年輕人更清楚自己的權利。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坦率地表達心聲。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有所認識,也知道政府從登山許可證收入中賺了多少錢,回饋給他們的又有多微薄。他們不應該被貼上派系標籤,因為他們不是什麼新派系,而是年輕的一代。
雪巴人為了生存而在高山上搏命,並且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面對奪走許多同胞性命、威脅許多家庭的聖母峰與未知的未來,他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Sorrow on the Mountain
How the shocking avalanche
that killed 16 expedition workers
unfolded on Mount
Everest —changing life on the mountain
forever